抢占能源和化工装备设计制造的“高地”——记劳动模范、化学工程学院蒋文春教授

发布时间:2018-03-19发布人:魏孟吉浏览次数:727

蒋文春作为劳模代表发言

他执着创新,坚守稳定科研方向,围绕能源和化工装备设计制造领域开展研究,在面对相关资料有限和国外技术封锁等困境下,攻坚克难,不断向前推进;他站稳讲台,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始终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奋战在教学一线,培养青年才俊……他就是我校劳动模范、化学工程学院的蒋文春教授。

潜心科研,研发能源装备尖端科技

随着世界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加剧,现代石油化工、能源工业向高温高压、大型化发展。传热与反应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过程,因此亟需发展大型、紧凑高效的换热和反应装备。在高温高压极端环境下,由于缺乏强度设计理论和规范的支撑,加之焊接技术问题的复杂性,导致我国设计、制造与运行保障能力普遍落后于发达国家,事故率居高不下,核心装备长期依赖进口。

10年来,蒋文春教授一直围绕大型化工装备设计与制造不断深化研究。以大型板翅式换热器、EO反应器(百万吨乙烯关键装备)为重点研究对象,在设计和制造两个方面取得突破:建立了等效均匀化高温蠕变强度设计理论,发明了基于残余应力调控的焊接制造技术,并实现工程应用,研究成果支撑了板翅式换热器、EO反应器、PTA压滤机、“过滤、洗涤、干燥”一体化多功能设备的国产化制造,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就为这一执念,蒋文春及其科研团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有时,我们晚上十一点多给他发文章,本以为第二天才能看到,没想到半夜一两点老师给我们回复了邮件。”在博士研究生万娱的眼里,蒋老师始终忙碌着。因为一早起来,同学们就在QQ交流群里又看到了蒋文春老师在早上五六点钟分享的学科前沿文章。

科研的道路总是荆棘密布,充满曲折。十年间,蒋文春遇到了诸多波折,但是他坚持不懈,始终抱有积极和热情,乐观且自信:“我喜欢这项研究,很有挑战性,我享受着这个过程。当我有了一点点突破后,就会很开心,更激励了我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蒋文春带领他的团队成员,与国内外同行协同攻关,掌握了钎焊换热结构残余应力控制方法,发明了紧凑高效的点阵材料换热器,建立了强度设计理论,优化了制造工艺,换热效率比传统管壳式换热器提高10倍,而重量降低5-10倍,应用于常州南国冷却器有限公司等企业产品的设计制造,近3年取得近千万新增利润。研究成果“紧凑高效换热器及工业化应用”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三等奖”。

通过努力,蒋文春先后入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杰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担任美国Research&Development in Material Science杂志编委。同时作为科研团队带头人,他注重梯队建设,先后从国内知名大学引进了3名博士后,带领他们逐步成长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又牵头与华东理工大学、韩国原子能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协同创新机制,建成了能源装备设计制造与安全实验室。

教书育人,助推学生高端发展

蒋文春为本科生主讲专业核心课程《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山东省精品课程)、研究生课程《金属材料失效分析》,指导本科生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每年负责10名左右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虽然任务繁重,但是他始终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石油化工特色的压力容器设计研究型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他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挖掘教学的深度,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学术性。以至于不少同学多年之后回忆起蒋老师的课堂时总是说:“有深度,有内涵,值得事后琢磨。”

蒋文春先后培养毕业和在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30多个,除了学术上的指导外,他特别注重思想和价值观的引导,为学生的未来打开窗口、开阔眼界。蒋文春认为,“大学老师最大的责任,是要将学生从一个比较懵懂的状态带上一个新的层次,引导并助推他们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

“跟着老师的这一年多以来,自己视野开阔了许多,有了更明确的人生方向。”2017级硕士研究生肖承燃说,蒋老师不只传播知识,更注重学生的思想引领。

2015-2017三年间,指导的研究生中涌现出数名校学生标兵、校长奖、十大团员标兵、国家奖学金和“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等科技赛事获得者,6名学生获得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名学生获评山东省优秀毕业论文。

不久前,CAP1400示范工程核电站钢制安全壳焊后热处理技术专家研讨会在山东荣成召开,蒋文春受邀为专家组成员,与来自华东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和山东大学等单位的10名专家一道为核安全壳焊后热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出谋划策。他提出关于焊接残余应力的评估方法和控制措施的建议,受到企业技术人员和与会专家一致好评。

“这是一个与以往不同的领域,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有信心,继续去抢占这块科技‘高地’。”蒋文春说。


【作者:杨安 李博一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