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栏目

前辈风采

风高范远 千载余情——纪念曹本熹院士诞辰一百周年

时间:2015-07-03浏览:712

 

风高范远 千载余情

——纪念曹本熹院士诞辰一百周年

《中国石油大学报》2015314

  

编者按:2015 2 22 日,是我国化学工程学家,核工业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机械工业部原二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北京石油学院原副院长,我校教授曹本熹院士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

值此曹本熹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党委宣传部收集整理了曹本熹先生的图文资料,展现其对国家核工业、石油科技和石油高等教育鞠躬尽瘁、坦荡无私、忠贞不渝、功勋卓著的一生。谨以图文的方式缅怀先贤,启示后人。 

1934 年,求学中外,立志报国。

“一定为中国人民争光”

1915 2 月,曹本熹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的职员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面对那些停泊在黄浦江上的帝国主义炮舰和租界中凶神恶煞般的巡捕,一种强烈的爱国心逐渐在少年曹本熹心中萌发:中国什么时候才能不再受洋人的欺侮!我一定要为中国人民争光!

他进入高中后,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和社会进步人士“科学救国”、“工业救国”主张的感染,曹本熹下定决心完成学业,设想将来在科学救国和工业救国的大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1934 年,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

“七·七”事变,日本法西斯践踏赤县神州,使他和亿万同胞饱受苦难,在长沙、在昆明的西南联大他经历了最艰难的磨炼,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193912 月,西南联大化学系把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曹本熹聘回化学系工作,辅导学生学习物理化学,批改作业,指导实验。为了学得更多本领,他毅然离开了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英国皇家协会伦敦帝国学院化工系攻读研究生。

1943 年到1946 年前后的四个年头中,他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沉浸在知识海洋之中,终于完成高水平的博士论文《湍流状态下低温气体与金属壁的传热研究》。这在当时是属化学工程的前沿课题,受到了导师的高度评价,并建议他继续深入研究。然而,他于1946 年获博士学位之后,毅然回国,回到久别的母校——清华大学,用所学的知识和青春年华实践少年时的科学救国、工业救国的梦想。

1946 年,重返北平,开创清华化工系。

“中国岂能没有强大的石油工业”

1945 年,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辉煌胜利。曹本熹满怀抱负从英国回到祖国,进入清华大学,着手创办化工系。联络教师,亲自制备实验仪器,化工系很快开课招生。到1948 年,化工系已成为当时全国高等学校中师资阵容强大,图书资料、教学仪器齐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科系之一。

正当曹本熹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美帝国主义的强暴行径促使这位年轻的化工专家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了石油上。曹本熹知道,当时我国在朝鲜战场上用的汽油,大部分是进口“洋油”,油质、油类、标号、性能都不清楚,战士使用这些汽油,就像身体被输入了不知血型和质量的血液,多么危险啊!于是,石油成了他日之所想,夜之所梦。他以实验室和课堂为武器投入了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场上用油混乱的现象也因之很快得以解决。

“石油太重要了!中国岂能没有强大的石油工业!”曹本熹领导的研究室一方面接受了燃料工业部交给的油料干部训练班的任务,组织化工系师生完成国家下达的军用油品的化验任务,一方面随即向学校打报告,要求在化工系设石油课程。1951 5 月,在各方面的支持下,清华大学化工系石油炼制组成立了,当年炼制组就有30 位学生到石油厂矿学习。

1952 9 24 日,以清华大学地质系、采矿系、化工系的石油组为基础,汇合了天津大学四个系的石油组以及北京大学化工系、燕京大学数学系的师生力量,建立了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由曹本熹任系主任。他高兴万分,夜以继日地查资料、编教材,组建实验室,带领全系师生又一次从头创业,决心为发展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培养建设人才。他杰出的组织才能和忘我的献身精神,使石油工程系在短短几个月里就雏凤凌空,光彩夺目。

1953 年,北京石板房,创建北京石油学院。

十年磨一剑,丹心育英华

1953 1 15 ,清华大学接到中央教育部指示,要求在清华石油系的基础上成立北京石油学院。身为筹建处主要负责人之一的曹本熹把创建清华大学化工系的经验吸取过来,和筹备组的其他成员一道,全身心地投入到北京石油学院的筹建工作中。

1953 10 1 日,北京石油学院正式成立了,这是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是石油高等教育的重要里程碑。在北京石油学院期间,曹本熹先后任教务长和主管科研的副院长。曹本熹在一线教学上注重人文关怀。在学校初建时,教师缺乏,一些石油厂矿的工程技术骨干被请上了讲台。他们在厂矿工作很得力,但初上讲台有些不习惯,时常听到学生议论和反映。曹本熹想听他们的课,了解情况,帮助他们,但又怕只听他们的课会在学生中产生影响,损伤他们的威信,于是,他花费大量时间,采用谁的课都听的办法,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问题。

曹本熹敢于接受时代的挑战。1950年,全国进入了“大跃进”。在石油学院,大跃进不仅表现在土法炼铁、土法炼油等一些轰轰烈烈的形式上,还表现在教学的避难点、走捷径上。《化工原理》是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许多学生贴大字报炮轰“瘟神”,要求撤掉这门课,还把“炮火”倾泻到一些教这门课的教师身上。已是副院长的曹本熹,在这种情况下挺身而出,主动担起了这门课的讲授任务,而且按他一贯的严格要求,丝毫不减讲课和考试的难度。在他的影响下,其他有相同境遇的课程也摆脱了被炮轰的厄运,维持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曹本熹注重育人教育的潜移默化,注重实效和长远。郑远扬教授是曹先生50年代在北京石油学院培养的唯一的研究生。他回忆说,“我一入学,他就安排我在实验大厅旁的小屋里学习,说这样可以多接触实验室,有利于培养实验技能。他找来工人师傅教我管工和钳工,又带我到玻璃房,让我学点吹玻璃技术。还让我听电工讲座,自己动手安装实验装置,让我坚持自学,给我布置参考书目,查阅读书笔记……他在我身上下的功夫,有些是事隔很多年才悟透的。”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催笋成竹,润花著果。北京石油学院茁壮地成长起来了。“十年磨一剑”,从1953 年到1963 年,曹本熹努力坚持原则,以大局和团结为重,兢兢业业,为中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基铺路,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石油科技的栋梁之材。

1963 年,国家二机部,伴“核”终生。

“两弹功臣”,核能院士,彰显绝密忠诚

1963 1 月,经过三年困难时期的中国大地,一切在复苏,在萌生着新的青春朝气与活力。

国务院的一纸调令,曹本熹被紧急调到第二机械工业部(1982 年后改称核工业部),要他负责核燃料的科技攻关和生产技术的领导工作。他参加领导了铀转化过程、核燃料后处理、热核聚变材料生产等重大研究试验,领导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性的重大技术问题。为保证我国核燃料化工生产的工程建设,顺利投产和技术改造,发展我国的核武器及核科学技术与核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曹本熹在二机部奋斗的20 年,我国的国防军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64 10 16 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6 10 27 日,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取得成功;

1967 6 17 日,我国又成功地进行了氢弹爆炸试验……

曹本熹从北京石油学院调到二机部时已是年近半百,他接受一项项任务,要克服生活、家庭、体力、精神诸多方面的压力和困难。其中他心爱的女儿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不幸身患不治之症白血病,当时生产核燃料正处在节节胜利的关键时刻,组织上以“回京汇报工作”的名义,让他看看他的女儿,但他心里惦记着工厂的生产,很快就返回了工厂。1965 7 月女儿病故,曾使他悲痛欲绝。

他忍受着悲痛仍像往常一样地工作着,但“文革”的劫难又降临了。十年动乱中,他一家三口,分在三个地方,儿子在西北工厂,夫人魏娱之随北京石油学院迁到山东,真是妻离子散,但这一切均不能妨碍他对核化工事业的忠诚。

1980 年,曹本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3 4 月,被任命为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和副主任。由于多年的积劳和磨难,自1980 年以后曹本熹的身体日益虚弱。这时他正在负责一项新的设计试验和研究工作,仍一刻不停地忙着跑研究所、跑工厂、抓方案、抓设计。直到1982 年下半年,他有了便血等明显症状后,才在同志们催促下到医院检查,并确诊为直肠癌。术后不到半年,他又急忙上班了,组织上只许他工作半天,他却经常整日埋头工作,半天到机关,半天在家翻阅文献资料,没有一刻的休息。

1983 年,北京宣武医院,留下忠党爱国遗愿。

“用在对党对国家有益的事业上,为人类做出最后一次奉献”

曹本熹曾经对助手讲:“有位科学家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对人类有所贡献’,这句话我是很赞成的。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它将是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页。我是共产党员,是一名党员科技干部,在这样的时代,更应该多做工作。”他,多么希望能为我国核科技事业的发展再作出自己的贡献啊!

1983 12 20 日,为发展我国核科学技术勤勤恳恳工作了20 多年的曹本熹昏迷不醒了,12 25 日与世长辞。曹本熹教授逝世后,夫人魏娱之忍受着悲痛决定把他的遗体献给医院,探索他的死因,探索他为什么在肚内长满癌块的情况下还能克服疼痛,坚持工作。再就是把她和曹本熹几十年积蓄的两万元存款全部献出,将一万元人民币捐到中国老年委员会,一万元捐到月坛街道民政科,用来兴办老年和残疾人的福利事业,实现其“用在对党对国家有益的事业上,为人类做出最后—次贡献”的遗愿。

曹本熹教授一生淡泊名利,工作上有了成绩总说是因为同志们的努力,党的领导。他是我国“氢弹突破及武器化”项目的主要完成者之一,在他逝世两年后即1985 年,经国家评审,这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主要完成者为:于敏、陈能宽、彭桓武、周光召、曹本熹、俞大光、张兴钤),如他九泉有知,一定也会感到莫大的欣慰。他对事业不懈的追求、炽热的深情和为实现事业勇敢拼搏的精神,是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

曹本熹的一生是为祖国和人民事业奋斗的一生,他鞠躬尽瘁,死且不已。“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他就像那闪亮的恒星,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呈现给宇宙,人们永恒地感受那份温暖。(记者 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