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栏目

前辈风采

戴衡:细雨无声润万物

时间:2017-03-08浏览:837

  

戴衡细雨无声润万物

  

戴衡, 19239月生,江苏省泰兴人,汉族,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19433入浙江大学化工系学习,19466毕业。19468月至19473月任台湾高雄制碱厂工务员,19474月至19477月任天津北洋大学化工系助教,19476月至19539月任清华大学化工系、石油系讲师。19539月起调至北京石油学院,后一直在华东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石油大学(北京)任教,历任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人造石油教研室和基本有机化工教研室主任,19909月离休。在此期间,19624月晋升为副教授,19829月晋升为教授。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总公司“有突出贡献教育专家”称号。2013216日在京逝世。

 

细雨无声润万物

《岁月流金记石油科技专家》19985

  

  

戴衡,男,19239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46年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石油大学教授,获总公司“有突出贡献教育专家”称号。

专用飞机在辽阔的墨西哥湾上空低低地盘旋。沙鸥点点,海风习习。一名高大、英俊的中国工程师手拿高倍望远镜,透过舷窗,认真地观察着世界最先进的墨西哥湾海上石油生产装置。他时而记录,时而拍照,时而用流利的英语和陪伴的墨西哥友人交谈。专机上谈笑风声,洋溢着热情、友好的气氛。

这是1963年的墨西哥,这名中国工程师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戴衡。

早在60年代初期,由于新中国一代地质、石油工作者艰苦卓绝的努力,大庆油田得以勘探开发,中国石油工业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吸收国外石油加工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重油裂化变轻油即催化裂化技术是其焦点所在,迫切需要新型、大型催化裂化装置。当时美国已拥有年处理能力为125万吨大型四型催化裂化装置,我国也想自建此种装置。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我国严加封锁,苏联背信弃义,把援华专家全部撤回。年轻的新中国石油工业要发展,除了自力更生之外,必须设法了解和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直接派团到西方发达国家考察根本不可能,只能设法组织科技人员到那些使用了西方先进技术的国家去考察。

1963年,我国在墨西哥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墨西哥紧邻美国,是吸收美国技术和投资较多的地区,若能去墨西哥考察石油加工工业,是一个了解和吸收先进技术的好机会。石油工业部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决定派人赴墨西哥。在此之前,石油工业部曾先后选出过著名化工专家武迟、闵恩泽等科技工作者赴国外考察,最后都不辱使命,载誉凯旋。经过深思熟虑,部领导这一次选中了戴衡。毕业于有“东方的剑桥”之美誉的浙江大学的戴衡有着扎实的英语功底,专业知识广泛,浙大毕业后曾在台湾高雄制碱厂工作过,有亲自从事过化工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自幼念过四书五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长大,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也曾参加过石油工业部与英、法、日等国家的谈判,而且戴衡正当中年,精力旺盛,如日中天。这样,正好40而不惑的戴衡以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工程师的名义随展览会的成员一道出发了。

当时,美国霸权主义染指墨西哥,我国和墨西哥尚未建立外交关系,前往墨西哥在一定程度上要冒风险。墨西哥对我国较友好,但在某些方面警惕性较高。如何赢得墨西哥人的信任和友谊,尽可能多地获得我国石油工业所需的技术资料?这是摆在戴衡面前的首要问题。

墨西哥的夜色清爽宜人,高大的棕榈树和椰树摇曳着一个又一个迷人的梦,霓虹灯扑朔迷离,流浪的艺人在夜风中低吟浅唱,好—派旖旎的异国风情。然而,戴衡无心欣赏。他知道自己所肩负的使命,他想到了石油工业部领导鼓励和期待的眼神。必须寻找突破口,赢得墨西哥同行的信任和友谊!

他开始给墨西哥同行讲叙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讲长城,讲故宫,游名山大川,讲中华国粹。他谈到了墨西哥银洋。我国清末民初很长一段时期使用的银洋很多是由墨西哥制造的,银洋的背面有墨西哥鹰的形象。他甚至讲到了麻将——这些都引起厂墨西哥人的极大兴趣。短短几周,他以外交家的风范、政治家的策略和胆识、科技人员渊博的知识、东方人特有的魅力,赢得了墨西哥人的信任和友谊。

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总经理热情地约见了这位来自东方中国的工程师,与他亲切交谈,问他有什么要求,需要得到什么帮助。

机遇终于降临了!戴衡敏捷地抓住了机遇。

他委婉地表达厂自己的想法:“我想厂解一下贵国大型四型催化裂化装置等新炼油设备以及陆上和海上的石油生产技术。”

总经理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并说:“如果你还想看看举西哥海上美国人搞的海上采油设施,我可以给你安排直升飞机。”

总经理交待下属说,戴先生是我的朋友,他愿意到哪里我们就送到哪里,300公里以外我们派飞机,300公里之内派汽车,吃住我们全包了。

这样,在墨西哥石油界朋友的的帮助下,戴衡如鱼得水,收集到了许多有用的科技资料。当时,墨西哥正好有两套大型四型催化裂化装置投入生产,戴衡详细考察了生产和某些装置的情况,如反应器和再生器的结构和使用特点等,还专门了解了美国各种类型催化裂化剂的组成和规格,并带回了有关图纸。他还顺便考察了墨西哥的高等教育状况。

戴衡凯旋厂!

石油化工界领导对戴衡的考察结果相当感兴趣,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石油工业部领导热情地接见了他。主持日常工作的康世恩副部长拉着他的手,嗓音一下子提得比往常高了许多,说起话来连珠炮:“慢慢说,详细淡,中午我请客。”一直谈了四五个小时。戴衡主要从墨西哥石油工业的技术方面和管理制度方面作了汇报。康世恩高兴地说:“你这一趟收获很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国家的油田要加快开发步伐,海洋石油的开发要尽可能靠近海岸线。你带回的石油加工方面的技术资料对我们帮助很大,非常感谢你!”

余秋里部长由于工作紧张未能听取戴衡的汇报。但他对戴衡出色的考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认为墨西哥石油工业的体制值得我们研究和参考,希望他也把考察所得的成果运用到教学和科研之中去。

戴衡墨西哥之行所了解的情况和带回的资料,对我国石油工业的生产、加工及经营管理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他从墨西哥带回的图纸和其他有关资料,也在生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戴衡怎么也忘不了,1948年,他作为清华大学教师,和师生员工在一起欢庆了清华大学的解放。他无比兴奋,夜不能寐,感觉到贡献自己的学识和聪明才智的机会终于来到了!他默默发誓要为祖国的石油工业奋斗一生!

那年,他刚25岁。

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他默默地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解放初期,我国的石油工业技术落后,基础薄弱,年产石油量仅10多万吨,也就是今天一天的石油产量,其中人造石油占一半还强。年轻的中国要发展,就不能不甩掉“贫油”的帽子。当时的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局一方面抓生产,一方面抓教育和科研,于是在清华大学化工系成立了燃料加工研究室,并开始筹建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北京石油学院。年轻的戴衡勇敢地挑起了人造石油专业创建工作的重担。

所谓人造石油,是指通过化学加工的方法将煤或油页岩等固体燃料加工成的石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西德和苏联等一些国家在这一领域进行的研究工作较多,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领域的研究资料只散见于各国的学术论文之中。加之当时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文化信息封锁,而且人造石油的生产方式差异很大,内在联系不紧,因而,创建中国的人造石油专业可谓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

戴衡没有退缩。他和大家一方面抓紧查找国内外资料,寻找其发展规律和特点;一方面上抚顺,去锦州,赴锦西,进工厂,下车间,到我国现有各人造石油厂一线学习和实践;一方面从事有关的科研工作。多少披星戴月的日子,多少挥汗如雨的时光,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终于,戴衡主编的上下两册《人造石油学》教科书问世了。同时,在他的领导下,初步建成了人造石油实验和科研装置,保证了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这是当时国内外人造石油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

在人造石油领域,戴衡偏重于合成石油方面的研究。

他以天才般的大胆的设想,进行了磁场法测定钴催化剂还原度的研究,用物理方法取代化学方法测定钴催化剂的化学性质。这一研究成果曾受到了有关方面的好评,并被列入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编审出版的《十年来的中国科学》一书之中。

50年代末,由于大庆油田得以发现,我国天然石油产量迅速增长,人造石油的重要性也因此大大降低,人造石油专业也就停止了研究和招生。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戴衡带着人造石油研究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迅速转入了开创石油化工专业的工作中去,踏上了新的征程。

    

人生是一个大舞台,自己既是演员又是导演。戴衡对此深有感触,他觉得在自己的大半生中,默默导演和演出的就是石油化工教育和科研这出戏,这是他的人生重头戏。

50年代末,天然石油的生产发展很快,石油化工综合利用的迫切性日渐显示出来。时势要求高等院校勇敢地站出来,承担石油化工综合利用这一领域的研究。领导选择了戴衡,决定由他带头新建石油化工专业。这是一个新生而发展很快的专业,它与石油炼制紧密结合而重点放在化工原料生产的新专业,它与高分子化工和有机化工又有密切的联系。为新建这一专业,他带领大家一方面了解我国实际情况,一方面广泛收集国外资料并注意发展动向,以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几年来勤勤恳恳、默默耕耘,终于结出了丰盛的果实,由戴衡带头编写的《重有机合成》、《石油化学合成》、《石油化学工程》和《基本有机化工》等各种教材问世了。这些教材受到了兄弟院校和有关方面的欢迎,对这一专业的教学和科研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时,我国的石油化工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需要结合实际开展技术革新和科研。戴衡主动带队下工厂学习现场生产技术,同时对技术大胆革新。这样,既促进了生产,又充实了教学。

江南水乡的灵秀和浙江大学良好的人文环境给予了他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想象,这些与他科学的思维相融合,为他在科研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提供了条件。

他根据化工原理,建议丁苯胶乳的脱气由顺向改为逆向。试验证明,逆向脱气效果更好,处理能力加大了。

在丁烯氧化脱氢技术上,他提出了用铁球水银取代水银作载体的方法,从而增加了传热效率,减轻了设备的重量,提高了生产率。

他改进了磷钼铋催化剂生产装置,使生产能力提高了一倍左右,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他简化了异丙醇脱氢生产丙酮技术工艺,可以节省循环氢所需的动力。

……

  

随着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管理改革体制和专业设置的调整,石油化工专业也有所调整。戴衡所从事的教育和科研工作,也逐步走向燃料化工的综合利用。

  

 

孜孜不倦、勤勤恳恳,是戴衡教授工作精神的写照。在燃料化工综合利用的研究中,戴衡认识到,为了充分发挥燃料的潜力,在生产各种油品和天然气时,必须多方面考虑各种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并适当注意固体燃料的化工利用。

于是,他一头扎进了燃料的化工综合利用领域。

士敢为天下先,士也当为天下先。当油田办化工的诸多问题出现时,戴衡毅然勇挑重担。他编写出版了《油田办化工》一书,详细介绍了烷烃的各种回收方法和进行化工利用的各种途径,并从投资、技术和经济上与其它方法进行了比较。有关人士认为,此书对推动油田和气田的综合利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为了促进炼油厂的化工综合利用,他通宵达旦地工作,编写出版了《炼油厂的石油化工综合利用》一书,从技术和经济角度介绍了炼油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石油化工基础原料,论证了建设一些以炼油和化工为主的联合企业的必要性,并大胆预言:联合企业的建设是大势所趋。后来的发展证实了他的预言的科学性。

60年代,天然石油工业迅猛发展,人造石油厂大多改行或关闭了。人造石油原料之一的油页岩含灰较多,不适于作燃料,但含有机质较多,较适合于化工领域。

戴衡思考着油页岩如何在化工领域的有效利用问题。

机遇偏爱于有准备的头脑。一天,戴衡在一篇文章上看到,国外有人在1伏的低电压下将煤水浆在酸性介质中进行电解,阴极产生纯氢,产氢效率为100%,并称阳极产生二氧化碳。灵感降临了。他想,能不能用油页岩水浆代替煤水浆呢?研究结果印证了他的设想。油页岩代替煤以后不仅仍可在1伏低电压下产生氢气,而且大大提高了产氢强度,同时还分离出了有用的各种烃、重有机酸,大大拓宽了廉价的油页岩的应用领域,开发出了新的廉价制氢途径。

  

 

这是一个间普通的三居室,朴素简陋,但很整洁。朝阳的一面是书房,书桌上摆着一本翻开的唐诗。墙上留着主人的墨宝,窗台上摆满了主人精心养护的花草,一架漂亮的卡西欧电子琴放在书桌旁边。离休的戴衡教授就住在北京石油大院这栋普通的楼房里。

晚年的戴教授还是闲不下来,他现在仍为一些企业作科技顾问,担任《化工进展》杂志的编委。他博览群书,关心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写了很多科技沦文。

他的书房经常充满了琴声。许多曲子都是他自谱的。一曲如慕如诉的《回忆往事》感动着每一位听者。他喜欢弹奏《渔光曲》,也喜欢弹奏《昨夜星辰》,喜欢古典的略带伤感的音乐。

诗词和琴声默默地告诉我们,戴衡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

“云破月来花弄影,物转星移几度秋。时过境迁人已老,应知今夕是何年。”这是在感叹失去的岁月。科学家的头脑和诗人的灵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得这首每句都有出处的诗歌天衣无缝。

“石破天惊油气涌,大不自多学中来。”这里有一代石油人战天斗地的勇气,有作者谦虚谨慎的情怀,也寄托着对石油大学的深厚感情。

“大不自多”出自戴先生的母校浙江大学校歌: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意思是,大学之大在于不自满学问的积累,就像大海一样容纳下千万条江河;学问的道路无边无际,无穷无尽,学问的边际一直延伸到整个宇宙。校歌教会了他怎样对待学问。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细雨无声润万物,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里暗含了他谦虚的美德,更是几十年从事教学和科研的高尚心灵的真实写照。细雨无声,淅淅沥沥,但它默默地滋润了万物。

戴衡不就像这默默的细雨么?40余年如一日地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工作,为创建石油高教专业不懈努力,编写教材,指导研究生多名,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跟着石油工业前进的步伐,总是站在时代最需要的位置,甘当铺路石,无怨无悔。他说,自己没有干出什么惊人的业绩,也没有获过如今人们看重的什么大奖,只是尽力做了应该做的工作,只是走过了新中国知识分子应当走的路。他认为自己太平凡了:不是暴风骤雨,而是细雨;不是参天大树,而是泥土。然而,正是细雨默默地滋润了万物,泥土哺育了永恒的生命。

他说:“我的青春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小学上了两个地方,中学上了五个地方,大学上了三个地方,在战乱中东奔西跑,穿过封锁线,躲过敌机扔的炸弹。好不容易盼到了解放,我没有理由不为国家做点事情。”

这就是戴衡先生,他的不平凡就在他的平凡之中。

  

(作者:石油大学厚才)

  

《岁月流金》编委会编,岁月流金:记石油科技专家(二),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05月第1版,第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