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至14日,由全球华人化工学者学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联合承办,苏州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协办的第十六届全球华人化工学者研讨会暨全球华人化工学者学会第十六届年会在青岛召开。
本次大会汇聚了包括29位院士、167位国家级人才在内的来自全球10个国家及地区的850余名化工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学者出席大会,共同探讨国际化工领域最新前沿研究问题、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学术繁荣、开展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华人化工学者的全球影响力。
大会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刘欣梅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高金森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陈国华院士担任主席。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祝京旭院士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徐春明院士担任名誉主席。
开幕式现场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澳大利亚两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萨里大学校长逯高清,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大学校长张锁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孝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为民,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光辉,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朱为宏,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郑莹,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张志兵,加拿大两院院士曾宏波,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贾强,挪威工程院院士、郁志新,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李小年,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乔世璋,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邱学青,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巩金龙,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曹运兴,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郭再萍,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王连洲,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倪永浩等29位国内外院士,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袁慎庆,以及南京工业大学校长蒋军成、江苏大学校长邢卫红、四川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李光宪、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杨超、四川大学副校长褚良银、宁夏大学副校长罗正鸿、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李建荣、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校长尹双凤、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樊卫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戴彩丽等20余所国内外院所的校级领导出席大会。
12日上午,大会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中国科学院院士、本届学术会议名誉主席徐春明,山东省科协副主席袁慎庆,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加拿大两院院士、全球华人化工学会会长祝京旭分别致辞。会议由大会主席刘欣梅教授主持。
郝芳对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针对国家能源领域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强化科研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在高端化工等领域持续发力,提升学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他指出,全球华人化工学者是一个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群体,为促进化工领域学术繁荣和科技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希望此次盛会能够更好地推动彼此间学术交流、激发创新活力,也期待更多化工领域的优秀人才选择加入中国石油大学,共同推动学校在该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能力迈向新的高度。
会议主席刘欣梅院长宣布会议开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院士致辞
大会名誉主席徐春明院士致辞
山东省科协副主席袁慎庆致辞
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致辞
加拿大两院院士、全球华人化工学会会长祝京旭致辞
本届全球华人化工学者研讨会为期4天,设置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墙报展示等交流活动,另设“创新创业论坛”“当代化工教育高端论坛”“未来化工论坛”“优秀博士生论坛”“青年学者论坛”5个特色论坛。大会共收到1000余篇论文投稿,围绕化工理论基础、分离与纯化过程、催化反应工程、生物与医药化工、资源与能源化工、双碳化工、绿色化工制造、智能化工与过程安全等安排12个平行会场和337个报告,举办化工期刊编辑面对面、“优博之夜”、晚宴暨颁奖仪式等精彩环节,为与会学者提供了一场多层次、全方位的饕餮学术盛宴。
与会专家学者作报告
大会设置5个特色论坛
大会还对化工创新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进行表彰,授予多名学者“2024年国际杰出青年化学工程师奖”“2024年全球化工杰出青年女科学家奖”“2024年未来化工学者”称号等荣誉。
会议期间召开学委会,通报协会发展简况,讨论协会理事、学委会委员和十七届年会举办等事宜。会议决定第十七届年会在新西兰举行。
会议期间,我校220余名师生提供志愿服务
本次研讨会以“前沿”与“交流”为宗旨,聚焦前沿前瞻,讨论化工重要议题、展望未来发展,并对行业发展提出建议,将进一步促进国际化工前沿发展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激发化工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思维,拓宽参会人员的国际视野,有力推动化工学科的创新发展。
全球华人化工学者研讨会是由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卓越教授祝京旭院士等海内外华人化工学者于2009年发起组织,汇聚全球化工领域专家学者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学会首届会议于2009年在加拿大大瀑布市举办,此后采用境内、境外轮流承办的模式,获得国内外华人化工学者的普遍认可和关注,是全球华人化工学者跨学科、高水平的专业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