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姓 名: | 韩丰磊 | |||||
职 称: | 副教授 | |||||
导师类别: | 硕士生导师 | |||||
系 室: | 环境与安全工程系 | |||||
研究领域: | 大气污染治理、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 | |||||
电子邮箱: | hanfl@upc.edu.cn | |||||
◎教育背景 | ||||||
2008/9 - 2012/7,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析化学,博士 2005/9 - 2008/7,大连理工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硕士 2001/9 - 2005/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安全工程,学士 | ||||||
| ||||||
◎工作经历 |
| |||||
2010.4-2011.4,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 2012.7-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 | ||||||
|
|
|
| |||
◎研究方向 | ||||||
[1] VOCs催化降解去除; VOCs(挥发性有机物)催化降解去除技术利用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将VOCs氧化分解为无害的CO₂和H₂O,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治理方法。该技术具有能耗低、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室内空气净化等领域。 [2] CO2催化转化制绿色甲醇; CO2催化转化制绿色甲醇技术利用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该技术有望在未来实现规模化应用,为化工和能源领域提供绿色、可持续的甲醇生产方案。 [3] N2高效电催化合成氨技术; 氨(NH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肥、炸药、医药等领域。传统的哈伯法合成氨工艺需要高温高压(400-500°C,150-250 atm),能耗高、碳排放量大。寻求温和条件下高效、可持续的合成氨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4] 环境影响评价 传统的环境工程研究方向。 [5] 油田废水处理技术 油田废水处理技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油类、悬浮物和有害物质,主要包括重力分离(如API隔油池)、混凝沉淀、化学氧化(如臭氧、Fenton法)以及生物处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物理方法用于初步分离油滴和悬浮物,化学方法通过氧化降解有机物,生物方法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染物。此外,膜分离技术(如超滤、反渗透)和高级氧化技术(如光催化)也逐步应用,以实现深度处理和回用。这些技术综合运用,可有效降低污染,满足环保要求。 | ||||||
◎科研项目 | ||||||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年度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245涉密专项、2019.2-2022.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1505156、基于离子迁移谱的耦合场作用力下离子运动机理研究、2016.1-2018.12; [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低温等离子体耦合光催化去除VOCs的机理及中试装置研究,2021.1-2023.12; [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DOM-ABO3/CH制备及催化燃烧VOCs的基础研究,2019.7-2022.6; [5]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ZR2014BQ020、基于离子迁移谱的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快速在线监测技术研究,2014.12-2017.12; [6] 油气田典型站场VOCs排放核算及特征分析研究,2023.9-2023.12; [7] 油田输油管道溢油数值计算模型及应急对策研究,2023.9-2023.12; [8] 超低氮燃烧器的设计开发与优化,2020.7-2022.7; [9] 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石化厂区挥发性有机物实时在线定性监测技术研究,2017.5-2019.5; [10]青岛市科技局项目,2013010158、毒品及爆炸物稽查仪器的科普宣传、2013/8-2013/12。 [11]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24720142051、基于离子迁移谱技术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研究,2013/6-2015/5。 [12]863项目,2007AA061503、重要有机化工溶剂在线监测技术与设备、2007-2011。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7036、在线测量大气新生粒子的粒谱和化学成分的新方法和新仪器的研究、2007-2012。 [14]校企合作项目,8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新建项目环评,2018.5-2018.10; [15]校企合作项目,车排子油田车43井区等5个评价、产能项目环评,2018.9-2018.12; [16]校企合作项目,乌鲁木齐石化公司一化肥50%扩能锅炉排烟高度变化环评,2015.2-2015.3; [17]校企合作项目,乌石化炼油厂蜡油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硝治理环评,2015.4-2015.5; [18]校企合作项目,管外漏、地表漏及废液池治理环评,2016.3-2017.3; [19]校企合作项目,克022井勘探试油环评,2016.6-2016.12; [20]校企合作项目,白杨1井勘探钻井环评,2016.6-2016.12; [21]校企合作项目,福山油田莲4凝析气藏与莲21高含CO2气藏协同开发先导试验项目环评和美台-永安地面工程项目环评,2017.5-2017.12; | ||||||
◎代表性论文及专利 | ||||||
[1] Li R, Liu J, Du J, Meng C, Bian C, Liu C, Han, F. L*(唯一通讯作者,学生一作)et al. Research Progress in DBD Plasma-Catalyzed CO2 Conversion.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25 2025/03/21. [2] Cui LX, Li YF, Lei Q, Si PZ, Feng YF, Liu C, Han, F. L*(唯一通讯作者,学生一作)et al. Degradation of toluene via DBD: Detailed kinetic reaction mechanism.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5 Feb;13(1). [3] Zhang, Y. P.; Cui, L. X.; Feng, L.; Wang, T. T.; Bian, C. P.; Feng, Y. F.; Zhao, M. M.; Han, F. L*(唯一通讯作者,学生一作). Chemical kinetic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NO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in CH4/NH3/air flame[J].Reaction Chemistry & Engineering,2024,9(6):1579-1589 [4] Liu, X. L.; Si, P. Z.; Zh, Y. P.; Cui, L. X.; Feng, Y. F.; Wang, T. T.; Zhao, M. M.; Liu, F.; Han, F. L* (唯一通讯作者,学生一作). Plasma-Catalyzed One-Step Synthesis of Alcohols from CO2 over Cu/γ-Al2O3 Catalyst[J].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2024,63(2):1170-1178 [5] Zhu, Y. F.; Li, D. D.; Ji, C. J.; Si, P. Z.; Liu, X. L.; Zhang, Y. P.; Liu, F.; Hua, L.; Han, F. L.* (唯一通讯作者,学生一作). Non-Thermal Plasma Incorporated with Cu-Mn/γ-Al2O3 for Mixed Benzene Series VOCs' Degradation[J].Catalysts,2023,13(4):1-21 [6] Li, M.; Li, D.; Zhang, Z.; Ji, C.; Zhou, S.; Guo, W.; Zhao, C.; Liu, F.; Han, F. L.* (唯一通讯作者,学生一作).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1, 9, 105529. [7] Fenglei, H.; Mengyu, L.; Huangrong, Z.; Ting, L.; Dandan, L.; Shuo, Z.; Wenwen, G.; Fang, L. Journal of Saudi Chemical Society 2020, 24, 673-682. [8] Han, F.; Zhong, H.; Li, T.; Wang, Y.; Liu, F., Storage Stability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rom Petrochemical Plant of China in Different Sample Bags. Journal of Analytical Methods in Chemistry 2020, 2020, 1-12 [9] Li, Y.; Liu, F.; Li, M.; Wang, X.; Qi, X.; Li, W.; Xue, M.; Wang, Y.; Han, F. L.* (唯一通讯作者,学生一作).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0, 27, 9866-9881. [10] Li, Y.; Liu, F.; Li, M.; Li, W.; Qi, X.; Xue, M.; Wang, Y.; Han, F. L.* (唯一通讯作者,学生一作). Journal of Sol-G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 93, 402-418. [11] Li, Y.; Li, W.; Liu, F.; Li, M.; Qi, X.; Xue, M.; Wang, Y.; Han, F. L.* (唯一通讯作者,学生一作). 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2020, 22. [12] 王甜甜,甘晓娟,张乃鹏,韩丰磊(唯一通讯作者,学生一作). 油田小型河道突发性溢油漂移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J].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4, 37 (09): 36-45. [13] 赵梦梦,马信缘,赵大海,韩丰磊(唯一通讯作者,学生一作)等.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降解VOCs的研究进展 [J].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24, 37 (07): 43-45. [14] 崔立鑫,董俊敏,白亮,韩丰磊(唯一通讯作者,学生一作)等. 油气田站场储罐VOCs排放核算研究 [J]. 现代职业安全, 2024, (04): 22-25. [15] 司佩壮,杨景兰,张宇鹏,韩丰磊(唯一通讯作者,学生一作)等.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VOCs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研究进展 [J].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23, 33 (03): 8-14. [16] 韩丰磊,朱一凡,郭雯雯,等. “互联网+”环境下线上授课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为例 [J]. 教育教学论坛, 2023, (04): 157-161. [17] 韩丰磊,朱一凡,贾继磊,等. 低温等离子体耦合催化剂降解VOCs的研究进展 [J].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22, 32 (06): 6-12. [18] 朱一凡,李丹丹,季纯洁,韩丰磊(唯一通讯作者,学生一作)等.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锰基催化剂降解甲苯、邻二甲苯的实验研究 [J].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22, 32 (06): 34-40+51. [19] 韩丰磊,刘晓琳,司佩壮,等. 基于低温等离子体的CO2催化加氢制甲醇研究进展 [J]. 洁净煤技术, 2022, 28 (09): 103-111.. [20] 郭雯雯,毕淑琪,李冰, 韩丰磊(唯一通讯作者,学生一作)等. 不同土地利用参数下CALPUFF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2, 44 (06): 705-709.. [21] 韩丰磊,季纯洁,张子琦,等.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技术处理VOCs研究综述 [J]. 洁净煤技术, 2022, 28 (02): 23-31. [22] 韩丰磊,李婷,孙慧,等. 废弃石化用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与评估 [J]. 土壤通报, 2020, 51 (05): 1238-1245. DOI:10.19336/j.cnki.trtb.2020.05.31. [23] 韩丰磊,李梦雨,刘杰夫,等.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直接液化装置VOCs包袋法检测与预测建模 [J]. 化工进展, 2020, 39 (10): 3949-3955.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0-0293. [24] 韩丰磊,钟黄蓉,李婷,等. 便携式飞行时间质谱仪的研制及其在石化污水系统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中的应用 [J]. 质谱学报, 2020, 41 (05): 427-434. | ||||||
|
|
|
| |||
◎代表性著作 | ||||||
[1]过程安全事故解析.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5-09-01; [2]化工过程安全基本原理与应用.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21.5 [3]危害辨识实用方法.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3.8
| ||||||
◎获奖情况及荣誉称号 | ||||||
[1]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石化企业无组织排放VOCs 泄漏检测与修复整体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2019; [2] 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山东省教育厅,2018; [3] 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新工科”视域下多学科交叉的化工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9; [4] 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以行业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构建化工安全复合型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 [5] 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基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8; ◎指导学生获奖: 山东省科创青春科普大赛二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21.3 山东省环保科普创意大赛一等奖,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19.9; 未来杯思创赛二等奖,共青团中国石油大学委员会,2020.12; 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9.6; 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6. | ||||||
◎执教课程 | ||||||
本科生:《化工安全与环保》《安全心理学》《化工安全综合设计》《化工安全综合实验》 研究生:《化工安全技术》 | ||||||
◎招收及指导研究生情况 | ||||||
欢迎环境、化安、化学、能化、材料等相关专业学生报考,不限高校! 您将得到:完善的科研设备,充足的实验经费,宽松的实验环境。秉承与学生共同成长、一同进步的理念,不push,不占一作。 另外,课题组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韩国延世大学、澳洲阿德莱德大学等海内外著名高校长期密切合作,鼓励并支持学生国际交流与出国深造。 目前第一导师指导研究生已毕业13人,在研10人; 联合指导研究生已毕业8人; | ||||||
◎学术兼职 | ||||||
[1] 国家能源局安全专家 [2]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领域专家 [4] Fue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ES&T等多个环境能源领域Top期刊审稿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