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发布时间:2013-05-15发布人:魏孟吉浏览次数:1804

人民日报评论员: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一言以蔽之,就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为重点加强纪律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把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把严明纪律作为党的凝聚力和执政能力的基础来强调,把改进作风视为夯实执政根基的重要工程来加强,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思路谋划反腐制度建设,习近平同志的这篇重要讲话,体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规律的新认识,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向全党发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动员和部署。

从严治党,政治纪律要有新加强。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明党的纪律,首在严明政治纪律,最核心的是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的是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有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才能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只有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言行,才能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全党同心,其利断金,只要我们党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就能引领中国巨轮攻坚克难、乘风破浪。

从严治党,工作作风要有新气象。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改作风,领导干部要先行,各级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做到,兑现承诺,就能树立好导向;人民满意是标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就能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从严治党,反腐倡廉要有新突破。腐败是社会毒瘤,清廉是人民期盼。新形势下,依纪依法严惩腐败,必须着力解决干部腐化、特权现象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事实证明,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才能见实效、显长效。因此,要一手抓惩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手抓制度,继续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才能确保党和国家永葆生机活力。

 

    《人民日报》(20130124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入反腐 取信于民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着眼党史与国史的经验教训,立足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深刻揭示了廉政与民心的关系,突出强调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腐败是社会毒瘤,严重损害党的肌体,全党同志务必警醒起来,行动起来,与腐败作坚决的斗争。

历史告诉我们,任凭腐败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远观中国一些盛世王朝的衰亡,腐败是要害所在。近看一些国家社会动荡、政权垮台,贪污腐败是重要原因。回望90多年来的党史,如果不是一以贯之地建设党风廉政、坚决反对腐败,我们不可能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廉洁则政兴,腐败则政息,这是历史铁律。世界上还从来没有一个政权,腐败严重还能稳定执政、长期执政。

这些年,从一些大案要案的查处,到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案件的查办,我们取得的反腐成果并不小。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近年来我们党内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非常恶劣,政治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人民群众对发生在身边的腐败问题反映强烈。我们必须坚定决心,旗帜鲜明,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反腐败是历史性课题,更是世界性难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一个政党是肌体健康还是难以救药,差别就在于对反腐败是否一以贯之、毫不容情。我们党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强调“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关键就在“高压”,对腐败分子“零容忍”,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深入反腐,才能取信于民。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就是既要让人民群众看到我们党在反腐问题上态度坚决,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又要强化源头治理,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创造腐败不易滋生的制度环境。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全党同志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的部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强化廉洁自律,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永葆党的肌体健康,以坚定的党性和过硬的品行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人民日报》(20130128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铁的纪律党的团结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

 

  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力量所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没有铁的纪律,就没有党的团结统一,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就会大大削弱。

  “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告诫,反映了党中央的鲜明态度,代表了全党同志的共同心愿。

  铁的纪律,首要是政治纪律。遵守政治纪律的核心就是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重大政治原则。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务必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全局意识和党章意识,正确处理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和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任何具有地方特点的工作部署都必须以贯彻中央精神为前提,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当前,在遵守和维护政治纪律方面,绝大多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得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意识不强,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党内和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全党同志务必深刻认识到,革命战争年代,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中国革命胜利,靠的是铁的纪律保证。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铁的纪律保证。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这样才能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放眼世界,现代政党都是有政治纪律要求的,没有政治上的规矩不成其为政党。一个政党,不严明政治纪律,必然会分崩离析。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党老党,曾经显赫一时,活跃于历史舞台,但最终却丢失了政权、丢失了自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政治纪律的松散和动摇。

  身为党员,铁的纪律必须执行,没有什么商量选择,也没有什么讨价还价。党的政治纪律成了摆设,就会形成“一人违纪,众者随之”的“破窗效应”,使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丧失严肃性和权威性。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8200多万名党员、在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执政的大党来说,就不可能肩负起历史使命。只有切实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才能形成全党团结一心、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我们党才能无往不胜。

 

《人民日报》(20130130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改进作风 踏石留印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只有始终从严要求自己,坚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使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

  站在这样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也正是着眼于社会生活的现实状况,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制定了相应规定,给干部确立规矩,狠刹不正之风,目的就是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使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使执政的根基更加牢固。

  改进作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很重,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责任很大,如果成天忙于应酬,穿梭于各种会议、活动,陪吃陪喝陪逛陪玩,哪有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哪有时间领会政策、研究工作?如果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奉行享乐主义,老百姓怎能不反感,困难群众怎会不寒心?如果什么钱都敢花、多少钱都敢用,群众怎么会没有意见,党的执政基础还怎么来巩固?“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对此,各级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改进作风的重要性、紧迫性,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切不可不以为然、无动于衷,而要始终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心心相印。

  改进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动员令,也是解决问题的开端和破题。它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领导干部更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想想困难群众,多想想贫困地区,多做急民之困的实事,少做花上垒花的虚功。应当懂得,心系群众、埋头苦干,群众就会拥护你、追随你;不务实事、骄奢淫逸,群众就会反对你、疏远你。只有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百姓期盼的事情做起,干部才能不断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实现作风转变,必须下一番踏石留印的功夫。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能不能打消干部群众对改作风的疑问,能不能使各级干部的作风有一个深刻转变,关键就看有没有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果不能坚持下去,不能取得实效,一阵风,走形式,虎头蛇尾,最终就会失信于民。只有真改实转,让人民来监督,让群众看到变化,让百姓得到实惠,人民群众的心才会与党员干部贴近再贴近。

 

    《人民日报》(20130201 01 版)

 

 

人民日报评论员:有腐必反 有贪必肃

——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

 

  反腐有没有震慑力、能不能得民心,关键就看是否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彰显了我们党坚决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道出了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

  反腐首先要打“老虎”。他们贪腐数额巨大,又往往位高权重,是侵蚀党和国家利益的巨蠹。对这些有恃无恐的“老虎”,越是有来头、有背景、有能量,越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反腐败同样不能放过“苍蝇”。那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以权谋私、以权枉法行为,群众反映十分强烈,社会影响同样恶劣,必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可有丝毫迁就。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受到严肃查处,有力地向全党全社会表明,我们党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严惩不贷、决不手软。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不能放松,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更为重要。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经验表明,加大制约和监督力度,对领导干部、一把手的监督,尤为重要。当前,对一把手的监督依然是薄弱环节,这既有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反腐倡廉从一把手抓起,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改变对一把手监督缺位、监督乏力的现状,让导致绝对腐败的绝对权力没有生存的土壤。

  有效防治腐败,反对特权思想、遏制特权现象势在必行。手中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和资源,就自视高人一等,心安理得地损公肥私、侵占群众利益,说到底,这是以权谋私、以权枉法的腐败行为。这些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破坏党风政风,损害社会公平正义。对此,我们不能放松警惕,甚至见怪不怪、视而不见。封建社会那种“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决不允许在党内滋生蔓延。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反腐倡廉需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要警钟长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廉洁政治,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继续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使各级干部为政清廉、秉公用权、履职为民,我们党才能永葆肌体健康、永葆生机活力,永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人民日报》(20130204 01 版)

 

 

新华时评:改进作风要从领导干部做起

 

“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改进工作作风的部署,切中要害,深得人心。

  从出台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到制定反对铺张浪费的六条禁令,再到以身作则践行规定树立新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彰显了从严整治党风的坚定决心,也为实现十八大确立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凝聚了信心力量。

  一言一行显品行,一事一文见作风。领导干部的言行,关乎党的形象,影响党在群众心中的分量。一个冷脸,一副官腔,一次推诿,一回浪费,看似小节,却关大体,都会伤害党的凝聚力、向心力。领导干部的作风,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风向标。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中在营造一种风气,引导一种方向,对党风政风民风具有示范作用。

  加强作风建设,重点是领导干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近年来,极少数地方风气不正甚至发生腐败,与当地领导干部作风不正有很大关系。领导干部改进作风,必须体现于自身的一言一行。言谈上,对上级要多讲真话、道实情,少些阿谀奉承、虚言假语;对百姓要多讲暖心话、交心话,杜绝打官腔、说空话。工作上,多一些奉献,少一些索取;多一些务实,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担当,少一些推诿;多一些认真,少一些应付。生活上,应当洁身自好,勤俭节约,防微杜渐,守住底线。说到底,要把立言与立行、做人与做官统一起来,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普通党员在看,老百姓也在看。各级领导干部不能在改进作风问题上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而要自觉从理念、德行、用权和自律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提升素质、锤炼作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力争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保持好的作风,善始易,善终难;一阵子易,一辈子难,一时一事易,时时处处难。社会期待各级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倍加珍惜自己的人格魅力,以真心换民心,以实干求实效,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更多正能量。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改进作风重在抓好落实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抓好八项规定落实,下大气力改进作风”。这是对人民群众期盼的积极回应,是树立党和政府形象、凝聚党心民心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保证。

    改进作风最根本的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能不能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只有坚持艰苦奋斗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被一些领导干部淡忘了,享乐主义滋长起来了,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现象大量出现,有的领导干部成天不务实事、忙于应酬,有的地方热衷于造节办节、劳民伤财。对此,人民群众啧有烦言、议论纷纷。如果不坚决纠正这些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我们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始终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改进作风首先要领导带头。八项规定一出台就引起人们强烈关注,其亮点就是中央领导率先垂范。“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中坚和骨干,其作风状况对党风政风和整个社会风气具有导向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八项规定,时时处处用规定对照自己、检查自己、修正自己,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首先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同时要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搞特殊、要特权,要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形成表率和示范效应。

    改进作风关键要落到实处。制定一个好的规定不容易,把规定落到实处更不容易。一项制度能否发挥效用,关键在于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改进工作作风相关规定,把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之中,真正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对照八项规定,查找本地区本部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办法。上级机关要切实负起领导和管理责任,对下级机关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和现象,要责令整改、严肃纠正。上级机关下基层调研指导工作要有好作风,基层也要杜绝那些逢迎浮夸、装点门面、劳民伤财的事。只有上下步调一致,全党同志共同努力,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促进党风政风好转。

    改进作风贵在持之以恒。办事情最怕半途而废,抓工作最怕虎头蛇尾。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八项规定执行起来会不会是一阵风或是流于形式,关键看能否见诸行动、长期坚持。我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性,踏石留痕、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要把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把各项要求和责任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常态化机制,既要及时总结、着力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又要着眼长远,建章立制,把作风情况作为绩效考核和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用制度约束、引导干部行为,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

    改进作风要让群众满意。改进作风不能自说自话,自我评价,要让人民群众来监督、来评判。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群众不满的地方要及时整改、坚决整改,直到群众满意为止。要突出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把改进作风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好民生问题结合起来,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新华时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如金石之音,振聋发聩、使人警醒。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取信于民,赢得人心,凝聚奋进的力量。总书记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这就必须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根基永固,血脉长存。

    为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的紧迫性。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坚决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实践证明,要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一些地方和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屡禁屡发的教训看,有些领导干部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民族、人民和党的利益,堕落到古人所讥讽的“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而制约缺失、监督失效,往往使某些干部手中的权力如脱缰的野马恣意而为,成为牟取私利的工具,直至触犯党纪国法,最后踏上不归路。因此,“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已经成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制度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邓小平同志曾经尖锐地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一直致力于探索加强制度建设和教育防范工作,努力使权力受到监督和制约,使领导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尽管如此,制度建设仍然存在不少“蚁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还需不断提速。

    领导干部的权力是否有效地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核心在于建立起让全体党员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三个机制实际上就是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反腐倡廉体系的制度化标准。尤其是在那些腐败问题多发高发的地方和领域,必须尽快围绕三个机制建设,建立起纲纪严明的制度规范,持之以恒地加以贯彻,严密细致地加以完善,让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我们必须警醒起来,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

 

 

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从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看十八大后反腐倡廉

 

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公报23日公布。此前两天的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王岐山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

反对消极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心民心所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全会发布的公报中,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传递出党中央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强烈信号。

惩治决不能放松

“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

陈良宇、薄熙来、刘志军……这些年,我们党严肃查处了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这向全党全社会表明,党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

全会提出,要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贿赂、腐化堕落案件,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全会同时要求,深入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重点纠正金融、电信等公共服务行业和教育、医疗、涉农、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开展市场中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高级干部腐败影响大,动摇群众对党的信任;群众身边的腐败面积大,直接侵害群众利益。”《求是》杂志社研究员黄苇町说,“老虎”、“苍蝇”一起打,才能遏制腐败、赢得民心。

扎扎实实改作风

“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不久,就专门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一举措,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指出,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督促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改进调查研究和会风文风;

——厉行勤俭节约,制止奢侈浪费,严肃整治公款大吃大喝和公款旅游行为,继续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接待场所等楼堂馆所建设,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和领导干部出访活动……

全会在提出改进作风具体措施的同时,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制定监督检查办法和纪律处分规定,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强化日常监督,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作风影响作为。”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说,反腐倡廉建设的经验表明,党员干部的作风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落实八项规定开了一个好头,也是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

约束权力防腐败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提法,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分析说,责任与权力是对应的,权力行使必须有规可循,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目的就是要建立起长久反腐的制度框架。

人们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继续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他还强调,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要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专家指出,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如何进一步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是当前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课题。

 

 

 

 

 




        <table width="950" border="0" align="center"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作者: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