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全景
当前能源化工行业正处于转型和技术突破的关键节点,为加强学院就业工作质量,提升育人实效,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学院于4月15日上午组织召开职业发展课程建设和就业工作研讨会。学院院长刘欣梅、党委书记张永宁、副院长刘义、党委副书记徐光辉及各系(室、中心)主任、职业发展课程授课教师和全体辅导员参会,徐光辉主持会议。
徐光辉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和行业形势的变化,详细分析“三油一网一化”等企业的战略走向对未来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着重强调新时代化工领域毕业生要具备系统化思维、一线工程实践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与人工智能创新力。他要求各系(室、中心)强化统筹协同,与教学管理部门和学工队伍形成合力,重点推进模块化职业发展课程建设,制定措施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就业辅导员窦雅琴介绍本学期职业发展课程的学生反馈情况,并对“十四五”期间学院就业数据和今年就业工作开展状况进行汇报。
与会人员就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和改善职业发展课程建设进行研讨。各系主任和授课教师纷纷表示,要持续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创新,结合人才需求状况对核心专业课内容进行调整,着力提升专业课程思政引领力、青年教师工程实践力和学生的数字化基本素养。
张永宁总结讲话
张永宁肯定了各教学系和辅导员在就业工作的付出。他强调,就业是学院的重点任务,各专业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对下一阶段各专业系室的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结合行业形势变化从生存发展角度看待就业,根据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调整充实人才培养体系;二是要用好学院育人品牌载体和实习实践教育的平台资源,特别是抓好落实、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各系主任、党支部书记和资深教授要带头转变思想观念,在授课过程中融合家国情怀和化工精神,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投身能源领域主战场。
刘欣梅总结讲话
刘欣梅结合研讨意见和就业数据对当下教学系、学工、管理三支育人力量的协同联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她围绕学院如何抢抓先机、培养适应当前行业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提出三点工作要求。一是就业工作的本质在于服务学生,要落实到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上;二是各专业要牢牢抓住课堂主阵地,将知识点的传授迁移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上,让学生明确知识的使用场景;三是学院要从招生宣传起点至学生就业的阶段性终点,持续推进学生对专业的探索、认同和热爱,实现学生个体和学院事业发展的同频共振、持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