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化研2409班由班长刘霄羽主讲的“信立天下,诚铸未来”主题班会成功举办。班会围绕诚信这一核心主题,从传统美德、学术规范、职场价值、社会建设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探讨,旨在强化学生诚信意识,倡导诚信行为,为构建诚信校园与社会贡献力量。
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的根基
班会伊始,刘霄羽从中华传统文化切入,以“曾子杀猪”的典故为例,阐释了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历史积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之言穿越千年,至今仍是人际交往的准则。古代商人因诚信赢得口碑,失信者终被市场淘汰的历史经验,揭示了诚信对社会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诚信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公民道德修养与社会和谐的保障。刘霄羽强调,诚信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更是社会公德的基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诚信实践需贯穿于学习与生活的点滴,如独立完成作业、拒绝学术剽窃等。
(ppt演示环节 邢鹏程摄)
学术诚信:不可逾越的底线
针对当前高校学术不端现象频发的现状,班会通过真实案例敲响警钟。某高校研究生因论文抄袭被取消学位、考试作弊导致个人信誉崩塌等事件,直观展现了学术不端的沉重代价。主讲人指出,学术诚信是学术研究的基石,任何数据造假、代写代考等行为都将受到严惩。学校与社会对学术不端的“零容忍”态度,正是为了维护教育公平与学术尊严。
多维视角下的诚信价值:立身之本与长远之利
班会从个人成长、职场发展、社会运行三个层面剖析诚信的深远意义。在人际交往中,诚信是赢得尊重与信任的关键;在职场中,简历造假、夸大能力等行为可能断送职业前途,而诚信员工则能积累口碑,获得更多机遇;在社会层面,诚信缺失将推高交易成本、引发信任危机,唯有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公众监督的诚信体系,才能推动社会高效运转。主讲人特别提到,企业诚信形象是品牌价值的核心,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行动倡议:从承诺到践行
为将诚信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班会发起了“班级诚信公约”签署活动。公约内容包括“独立完成作业与考试”“言行一致”“监督互助”三大准则,号召全体同学以诚信立身、以自律笃行。在集体宣誓环节,同学们庄严承诺:“从每一场考试、每一篇论文开始,践行诚信准则。”现场还通过签署诚信承诺书的形式,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刘霄羽进行ppt讲解 邢鹏程摄)
总结展望:诚信是终身课题
班会尾声,主讲人总结道:“诚信是从校园到社会、从个体到国家的永恒课题。”诚信教育需贯穿终身,唯有从点滴小事做起,让诚信成为习惯与生活方式,方能铸就个人与社会的未来。
此次主题班会通过理论解析、案例警示与实践倡议相结合的方式,深化了学生对诚信内涵的理解,为营造诚信校园氛围、培养新时代诚信青年奠定了坚实基础。诚信之路,任重道远;信立天下,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