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述华:苦难风流 伉俪同行

发布时间:2017-03-08发布人:孙伟浏览次数:3662

  

徐述华:苦难风流 伉俪同行

 

徐述华, 1924年出生,四川成都人,九三学社成员。1948年春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1950——1952年在燃化部与清华大学合办之燃料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员,此后转入清华大学化工系任化学教研室助教。1952年院系调整时随化工系转入新创立的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任有机化学教研室助教,八十年代初被聘为教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曾授予 “石油工业突出贡献教育专家”称号,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0年退休。曾任北京市九三学社文教委员等职。

徐述华长期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工作,并陆续培养中青年教师、进修教师多人。1978年曾参加主编《有机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1979——1990年受国家教育委员会聘请,担任高校工科化学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此委员会的有机化学编审组曾组织讲座,徐述华为参加会议的工程有机化学教师讲授过: “羟基合成及其进展”、“自由基反应”、 “表面活性剂新进展”等专题,为课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科研方面,徐述华曾进行过表面活性剂及石油产品添加剂之抗氧化添加剂、粘度添加剂及降凝剂的研究。 五十年代初曾参加润滑油降凝剂 Paraf1ow 的实验室试制工作,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大连石油七厂生产出我国第一个石油产品添加剂,统一命名为 T801。七十年代初,代表华东石油学院参加石油七厂研究所、 玉门炼厂等单位的科研会战,在她建议下,研制成功乙烯一醋酸乙烯酯一α一烯烃三聚物降凝剂,国内命名为T802

徐述华的先生为我国外国语言文学界前辈、著名教育家李赋宁教授,两人于1946年暮春初相识于抗战胜利不久的四川成都。1946年秋李赋宁赴美耶鲁大学研究院留学之前, 二人在南京由徐述华的父亲主持了订婚仪式。 新中国成立后, 李赋宁毅然放弃了攻博,立即回国。 李赋宁与徐述华于1950年秋在清华大学工字厅举行结婚典礼,婚后二人都在高校投身于教学和科研工作。

随着社会的变革,日子不是一直风平浪静,难免有疾风骤雨、惊涛骇浪,如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难,所幸平安度过。徐述华与李赋宁在順境中,欢乐同享;在逆境中,相互支持、鼓励和帮助,彼此吸取了无穷的力量,夫妻二人终于能共同携手跨进2l世纪。

李赋宁于2004年不幸因病辞世,时年87岁。在逝世前两年,虽然他的身体已很衰弱,仍然坚持写完他的的学术和工作自传《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忠实地记录了作者毕生在学问的大海里艰苦航行的经过,也记录了他几十年以来在教师生涯中辛勤教书育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它同时还深刻反映了20世纪与作者有关的一些中外著名高等学校(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的教育情况,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同样重要的是,该书还给我们展示了李赋宁、徐述华继承了中国老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具有高超的道德水平和非凡的人格力量。还有他们浪漫的爱情。从一见钟情,两地相隔,却互相守望,终成眷属,喜得爱子;到经历文革,共赴美国求学,学术、事业上相互辅佐,金婚纪念,让人深切感受到他们夫妇感性可爱的一面。

在昏迷前的三月,李赋宁曾经用他那已经无法掌握的手写下了无法方正规整的字:与述华共祝八十岁生日是人生最大的乐事。在这本书的后面,徐述华写了后续《我写赋宁》借此寄托哀思,纪念李赋宁。徐述华回忆到:“我深深地感谢赋宁。我知他心,但见此条我心寒,心想这可能是赋宁的绝笔了。我哀痛万分,肝肠寸断。我去医院时,在病床边,贴近她的耳旁,低声唱我们的《老伴情歌》,我希望能唤醒他,能出现奇迹,但一切渺茫无望,终于令我魂飞魄散的时刻降临。2004510日赋宁突然舍我而去,我可舍不下我的好赋宁,我日夜魂牵梦萦忘不了他。”夫妻的深挚感情令人感动。 

 

怀念徐述华先生

中国教育报 2016.08.13

认识徐先生是在十多年前。

2004年,著名学者、语言教育大师、原北大英语系第一任系主任李赋宁先生辞世。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李赋宁先生写下了十余万字的自传《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遗憾的是,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书稿还未来得及整理出版。

李先生故去后,与李先生恩爱一生的夫人徐述华老师把对李老师的挚爱与怀念,全部投入在这部书稿的整理上。2005年,《人生历程》出版之时,徐老师亲自写了后记,用朴实而炽热的语言,表达了对李赋宁的怀念与爱恋。我印象极为深刻,徐老师的文字平实而炽烈,虽已是耄耋之年,但讲到对爱人的思念与不舍,是如此炽烈与不舍。

因受托写一篇关于此书的书评,才认识了徐老师。当时对李老师与徐老师认识不多,但因为此书,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与李先生儿子李星教授有幸共事,在一些场合经常会遇到徐老师。每次看到她,她总是和儿媳申丹老师手挽着手在一起散步,一幅幸福的画面。申丹老师也是北大著名学者,全国人大代表。两个人在一起更像一对母女,让人羡慕不已。

说起来,徐老师也是大户人家出身,1948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化学系,其父是国民党中将徐思平,抗日战争期间任四川省军管区参谋长,为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作出了贡献。

与李赋宁先生相识应该是徐老师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了。还在金陵大学读书期间,经介绍,徐老师与李赋宁先生赴美读书之前就订下了婚约。新中国成立后,还在美国耶鲁大学读书的李赋宁急于投身新中国建设,在征得梅校长的支持后,毅然放弃了博士论文答辩回国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但我相信,对徐老师的思念,恐怕也是李先生回国的重要动力之一吧。

李赋宁回国后到母校清华英文系任教,徐老师随后应聘为清华化工系教师,从此走上了化学教育的道路。1952年院校调整,组建北京石油学院(今中国石油大学),徐老师跟随老领导曹本熹离开清华,参与石油大学创办,也成为中国石油化工教育的开创性人物。由徐老师主编的《有机化学》曾长期成为很多大学的教科书,影响广泛。

数十年后,石油大学退休教授吴芳云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初与徐老师共事的日子,对其严谨的作风与品格仍记忆深刻:“我们的工作从实验室建设开始,要自己买仪器、设备。为了节省钱,我们俩从学校坐公交车到王府井仪器商店采购,中午就在附近的小餐馆由徐先生掏钱,一人吃一碗馄饨两个包子,从不用公家的钱,买好的仪器自己带回学校。那时,徐先生已是快60岁的人了。”

“文革”期间,徐老师和李赋宁先生一起受到波及,李老师被关进牛棚,进行劳动改造,徐老师则与著名化工专家曹本熹的夫人等被贴上“八大夫人”的帽子,受到冲击。虽然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苦难经历,但我印象最深的,每每回忆起这一段经历,李老师与徐老师没有愤恨、怨言、苦难,更多的是谈到两人相濡以沫、共渡难关的深厚情感。两个人深厚的感情一直在补充支撑对方,弥补了生活本身的艰难。

看看老人年岁已高,在老人去世的几个月前,我找李星教授说想和老人聊聊天,希望能记录下一些历史——那段中国文化人的故事。李星教授表示,只是她现在状态不好,可能需要找机会与时间。

转瞬间,还在外地出差的我就接到了徐老师逝去的消息,让我唏嘘不已,大概老天不想让我在老人临走之前,让她再陷入过去生活的回忆,尤其是对李赋宁先生的思念吧。

愿徐老师在天国与李老师重逢,再次结伴前行。

(作者:陈志文)

 

 认认真真工作 清清白白做人

中国石油大学校报 2016.04.11

 

201633019时许,敬爱的徐述华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3岁。她的一生为石油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她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工作态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建校初期,在朱亚杰先生带领下,徐述华先生随清华大学燃料研究室的其他老师一起来到北京石油学院工作。她曾是我们炼造1957级的有机化学课老师,直到现在回忆起来,同学们都说,对徐老师印象深刻,她讲课很有条理,说着带四川口音的普通话,是一位美丽优雅很温和的老师,又是一位极有威严,对学生要求很严格的老师。我们1957级同学在得知她去世的消息后,纷纷在微信中留言表示哀悼,说“徐老师,我们永远敬爱您!永远怀念您!”“非常喜欢徐述华老师的课,愿她一路走好!”彭生同学还回忆了和徐老师一起做高效抗氧化添加剂(叔丁基对苯二酚)实验的情景,此项研究工作影响了他后来的人生道路,使他终身受益。

1982年到1983年,我和徐先生曾一起工作过两年。她是我们科研组的组长,我们研究的项目是原油的常温运输。之前大庆原油的输送是靠水套加热炉,虽说解决了输送过程中的凝固难题,但是浪费燃料,也不方便。我们的目标是研究出一种原油降凝剂,使原油中的蜡熔化,降低凝固点,不设加热炉,在室温下就可以正常输送。

在那两年中,我从徐先生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不仅是科研知识、科学研究方法,还有为人处事、工作和生活态度。

我们的工作从实验室建设开始,要自己买仪器、设备。为了节省钱,我们俩从学校坐公交车到王府井仪器商店采购,中午就在附近的小餐馆由徐先生自己掏钱,一人吃一碗馄饨两个包子,从不用公家的钱,买好的仪器自己带回学校。那时,徐先生已是快60岁的人了。

在整个研究工作过程中,徐先生每天骑着自行车,带上中午饭,从北京大学蔚秀园的家中赶到石油大院的实验室,下午下班再骑车回家,风雨无阻,日日如此。有一次下班,天下着雨,她骑车走到五道口时,被后面的人撞倒了。第二天,我和李赋宁先生陪她去看病,万幸没有伤到骨头。她休息了几天后,又照常骑车上班。

我们的科研工作是筛选降凝剂,工作量大,要求细微,徐先生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开始,到中午必须对所做的实验数据拿出合理的分析,有时数据分析不合理,常常不能按正点去食堂吃饭,有时徐先生就到我住的筒子楼(五六楼)随便吃点剩饭剩菜。两年后,这项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徐先生待人热情诚恳,对人对事敢于直言,而她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对年轻教师严格的要求更是让我永远铭记在心,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后来从事的环境工程教学、科研工作以及研究生培养工作。

现在徐先生已驾鹤西去,愿她一路走好,从此和早她离世的李赋宁先生永远长相守!徐先生,我们永远怀念您!

(作者:吴芳云)

 

【作者: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