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学子在学校第十八届研究生“学术十杰”和首届“工程十佳”评选活动中取得佳绩

发布时间:2023-11-15发布人:郭孟浏览次数:547

近日,第十八届研究生“学术十杰”评选和首届“工程十佳”评选活动顺利结束,我院2020级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杨浩、2020级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刘海君获评研究生“学术十杰”荣誉称号,2020级资源与环境专业博士研究生李俊熙、2021级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高文文获评首届“工程十佳”荣誉称号,2021级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刘承琨获评研究生“学术十杰”提名奖。

本次评选经过个人申请、学院初评、推荐公示、公开答辩、专家评审以及结果公示等环节,重点考察了入围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等,最后由学校专家组投票选出10名研究生“学术十杰”、10名首届“工程十佳和”10名“学术十杰”提名奖。

研究生“学术十杰”和“工程十佳”评选是学校为鼓励研究生科研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升我校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所设立的我校研究生在学术方面的最高荣誉称号。研究生“学术十杰”自2006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18届,评选对象为我校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共有179名在学术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研究生获得“学术十杰”荣誉称号。“工程十佳”是学校今年首次设立,评选对象为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本次我院获奖的5名学生,他们恪守惟真惟实的校训,潜心科学研究,勇于挑战科学难题,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骄人成绩,同时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乐于协助团队成员开展科研工作,充分展现了我院研究生的学术科研水平及团结协作的良好精神风貌。

杨浩,男,2020级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胡涵教授。主要从事3D打印、机器学习与电化学储能交叉领域。现已发表SCI论文2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dv. Funct. Mater., InfoMat, SmartMat, EcoMat, Carbon等期刊累计发表论文7篇(2IF>205IF>10),一作文章影响因子达99.7;申请发明专利2项;同时在国际著名纳米材料专家—夏幼南教授和殷亚东教授主编的“Encyclopedia of Nanomaterials”英文书籍中撰写一章;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山东能源集团技术开发项目3项;参与学术会议6次,做会议口头报告3次;获得2023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清华大学出版社Nano Research二等奖学金,中国化学会首届能源化学青年论坛“优秀口头报告奖”等。

刘海君,女,2020级化学博士研究生,师从董斌教授。主要从事过渡金属基电催化剂及膜电极的设计调控,以第一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 Adv. Funct. Mater., Chem. Eng. J., Small, Nano Res.等期刊累计发表中科院一区论文7篇,以第一负责人主持研究生创新工程资助项目1项并顺利结题。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第七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第3位次);参加中国化学会第32届学术年会、第20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中国化学会首届能源青年论坛等全国性学术会议;担任《高等无机化学》研究生课程助教等。

李俊熙,男,2020级资源与环境博士研究生,师从柳云骐教授。主要从事氯代有机污染物电催化加氢脱氯的研究,在 Appl. Catal. B: Environ., ACS Catal., Environ. Sci. Technol., Chem. Eng. J.TOP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计17篇,所有论文截止目前总计被SCI引用357次,H因子为10;申请并授权发明专利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青年泰山项目、重庆市科委重点研发计划等5项;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第十九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低碳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5次;曾获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校级优秀研究生、重庆市三好学生等奖项荣誉。

高文文,女,2021级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潘原副教授。主要从事单原子钴催化剂在高碳烯烃氢甲酰化领域的应用及其反应机理研究。硕士在读期间,围绕烯烃氢甲酰化催化剂方向,设计制备了一类低成本负载型钴基单原子催化剂,在多类高碳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均表现出“类铑”催化活性、>95%的醛选择性以及长周期循环稳定性,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1T0、一区Top);公开发明专利3项。曾获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校优秀研究生等荣誉奖励。

刘承琨,男,2021级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研究生,师从黄方教授和王小强副教授。主要从事促进生理止血过程的新型止血材料研发,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期刊发表文章7(5篇一区TOP,1篇二区TOP),第一作者累计影响因子达63.9;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2项。研究生期间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毕业生”、 “优秀组织者”、 “优秀学位论文” 等荣誉称号。


【作者:郭孟   审核:刘东】